灭火08年金融危机

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

年的金融崩溃来势汹汹,形势比年更加严峻,但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持续的大萧条,而是很快稳住阵脚,并在年之后逐渐复苏。这种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发达国家,特别是欧洲各国。有人认为,这一切应该归功于美国及时出台的救市政策。

本·伯南克,在-年担任美联储主席;蒂莫西·盖特纳,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,在-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;亨利·保尔森,在-年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,原高盛集团总裁。

他们三个就是当时在金融危机中“灭火工作组”的核心成员,直接推动了一系列灭火政策的出台。

也有人保持质疑,他们认为过于慷慨的救市政策,让华尔街投机分子不用为自己的错误买单,却让纳税人来兜底。这样的救市还会造成负向激励,让华尔街更加无所忌惮、胆大妄为。特别是那些接受了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,在当年仍然给高管们派发了巨额奖金,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。

§发酵

整个危机可能要追溯到年代,当时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。美国权威经济史学家罗伯特·戈登指出:“这几十年中,美国底层90%群体的实际收入增长竟然是负的。”

民众实际收入停滞不前,美国的福利保障体系又不如欧洲国家那么完善。为了实现“美国梦”,美国政府开始推行“信贷福利主义”。即老百姓无论是想买车、买房还是上大学,没钱都可以找银行贷款,条款非常宽松。

既让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,又让美国金融业赚得盆满钵满,同时还带动了美国经济的阶段性繁荣,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。

克林顿政府时期,买房人的信用和收入水平不达标,被叫做“次级贷款人”,次级贷就是专门发放给这些人的。次级贷利率要大大高于普通购房贷款,所以金融机构很愿意做这门生意。还有一些次级贷的利率是浮动的,一开始非常低,但两三年后利率就会飙升,这类次级贷的违约风险是最高的。

不过这一直没出什么大篓子,小布什上台后也就接着进行。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前10年,美国房价出现了一波猛涨,这让本来风险很高的次级贷看起来没什么风险了。很多贷款机构进一步放松门槛,出现了大量“零首付贷”和“忍者贷款”,也就是放贷给那些没有收入、没有工作、也没有固定资产的三无人员。

虽然违约风险极高,但放贷机构做好了完善的计划:如果房价一直涨,那么贷款人就不太可能违约,因为房价上涨的部分还可以进行再融资;如果房价跌了,贷款人违约,放贷机构也可以把抵押贷款打包成各种复杂的金融证券卖出去。

也就是说他们把次级贷债权转让给了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,自己的利润已经变现。

由此而来的是次级贷与其他各种不同风险的抵押贷款混合打包,甚至一些掺入了次级贷的证券还获得了信用评级机构AAA评级,市场自然而然的认为它们几乎与美国国债同等安全。又被其比国债要高不少的利率所吸引,造成这类证券供不应求,这又推动放贷机构进一步扩大次级贷规模,一个风险的雪球就在整个金融系统当中越滚越大。

在危机引爆之前,几乎没有人觉得次级贷是个大问题,人们乐观的认为:虽然次级贷的规模越来越大,但美国金融体系的整体规模更大。危机爆发前,次级贷占美国所有未偿还抵押贷款的比例不到1/7,而前面说的高风险的浮动利率次级贷,占所有抵押贷款的比例不到1/12。这样算下来,即使所有次级贷款人都违约,也不会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致命的冲击。

但是人们低估了“恐慌”的力量,这就是“大肠杆菌效应”一样的:面对几起次级贷违约的消息,投资者不是去搞清楚哪些证券风险高、哪些证券风险低,而是争相抛售所有的抵押贷款证券,引发金融市场恐慌,进而引起更大范围内的抛售。

彼时美国金融体系的另外两个隐患也开始暴露:第一就是美国金融机构的普遍高杠杆,如果推高泡沫的是自有资金,那么即使出现恐慌、泡沫刺破,直接投资者损失惨重,但还不至于拖垮整个金融体系。比如美国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,就并没有引发太多的连锁反应,只出现了轻微的衰退。但是年危机前,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在不断加杠杆,有时候杠杆率达到了惊人的30倍,也就是每1美元本金对应30美元的杠杆资金。

更要命的是,很多杠杆资金是短期或超短期债务,比如隔夜贷款,头天借第二天还,一有风吹草动债权人就会撤资。而用了高杠杆的金融机构为了避免违约,就会被迫抛售自己的其他资产,造成市场上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,引发多米诺效应。

第二个隐患就是金融监管出现了巨大漏洞。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比较到位,因为事关储户的存款安全。但是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,比如投行、抵押贷款公司、货币市场基金、保险公司等等,监管的漏洞就非常大,基本没有杠杆约束。

危机发生前,整个金融体系中只有41%的资产有杠杆率的限制,换句话说即使有高达59%的资产没有任何杠杆限制。有些金融机构甚至还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监管部门。造成的结果就是,金融体系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了既有监管体系之外,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盲区。

-年,在危机爆发前的6年间,美国家庭债务的快速膨胀。美国家庭的抵押贷款债务飙升了63%,进入危险的快车道。越来越大的次级贷规模、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和超短期债务,再加上监管不力,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,为危机爆发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环境。

§火种

很多人认为危机的开始是年9月的雷曼兄弟倒闭,其实在那之前大火已经烧了一年多,雷曼兄弟倒闭是火势失控的标志。真正的第一束火苗是起于年7月9日,当天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冻结赎回三只基金,这三只基金都持有以美国次级贷为基础的证券。

法国巴黎银行的决定引起了市场的警觉,债权人纷纷收缩贷款并且要求更多的抵押品,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出现流动性短缺,更通俗的说法就是“钱荒”。对于流动性短缺问题,有一个传统的解决办法叫做“白芝浩原则”,是由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白芝浩在年提出的。他认为在出现流动性短缺时,央行应该作为“最后贷款人”,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。但是为了防止投机分子趁机牟利,央行应该收取较高的“惩罚性利率”。

在危机之初,各国央行就是根据“白芝浩原则”来行动的。比如欧洲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入证券,向市场注入亿美元。美联储也通过购买国债向市场注入亿美元,同时开启贴现窗口,以惩罚性利率向各银行提供资金。贴现窗口就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抵押票据向央行借入短期资金,来缓解流动性不足的问题。

可万万没想到的是,各银行却对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反应冷淡。不是因为它们不缺钱,而是因为它们害怕万一消息走漏,外界知道自己通过贴现窗口借款,就会对它们的信用和实力产生怀疑,这产生的后果比暂时缺钱要严重得多。最后只有少数几家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借了钱,但它们并没有拿这些钱继续给其他金融机构放贷,而是自己捂在手里准备过冬,这就根本起不到向市场增加流动性的作用。

当时传统的“白芝浩原则”根本不起作用了,于是美联储又做了一系列其他动作来增加流动性。他们在年3月启动了《联邦储备法》的紧急条款,这样它不但可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,而且可以直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。同时美联储把利率大幅下调到2.25%,这个利率水平只有年初的不到一半。

金融危机前,美国有五大独立投行,从小到大分别是贝尔斯登、雷曼兄弟、美林、摩根士丹利和高盛。也许是因为美联储的措施出台晚了一点,当时的贝尔斯登已经开始遭到挤兑。

危机前贝尔斯登的业绩非常好,连续5年实现创纪录盈利。它的盈利模式是典型的高杠杆、高风险,它还持有大量的抵押贷款证券。当时流动性短缺已经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,而贝尔斯登作为五大投行中规模最小的一家,它的安全性首先遭到怀疑,成为挤兑的目标。

短短4天之内,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从亿美元锐减到20亿美元,他们准备在第二天就宣布破产。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在最后时刻紧急找到摩根大通CEO进行磋商,最后摩根大通同意收购贝尔斯登。

然而就在保尔森与摩根大通商谈收购事宜的当天,他还不得不抽出时间和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的CEO进行电话会议,因为这两家公司面临的问题更严峻。

他们虽然是私营企业,但都有政府注资,拥有美国联邦特许经营权,主导着美国的次级贷市场。美国新增住房贷款的3/4都是由他们持有或担保的,显然他们已经属于“太大而不能倒”的机构。

危机开始后,“两房”资产严重缩水。美联储审查账目后震惊地发现,这两家公司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,仅有的一点资本缓冲也主要是靠会计手段做出来的。想要让“两房”不倒,就必须有人来接盘,而“两房”的资本体量是贝尔斯登的4倍多,也只有美国政府能接盘。

在“灭火三人组”的奔走斡旋下,年9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向两家公司各注资亿美元。这样一来,政府资本就占了大头,等于是把“两房”直接国有化了。这次大手笔的救市,是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最激进的金融干预政策,也引发了舆论的激烈争论。

无论如何“两房”是暂时安全了,但市场的恐慌并没有就此平息,而是转移到了别处五大投行中规模倒数第二的雷曼兄弟。“灭火三人组”为雷曼兄弟找到了英国的巴克莱银行作为买家,可惜英国监管机构在最后时刻否决了这笔交易,因为雷曼兄弟的窟窿实在是太大了,资本缺口达到亿美元的天文数字,英国纳税人没理由为雷曼兄弟的问题买单,而且雷曼兄弟这时候根本就没什么值钱的抵押品了,美联储也不能通过抵押品来给雷曼兄弟发放贷款了,最终雷曼兄弟无路可走。

“两房”毕竟事关国计民生,而雷曼兄弟不符合条件,美国财政部不可能出面注资凭空放款。“灭火三人组”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,年9月15日,雷曼兄弟申请破产,这是美国有史以来企业规模最大的破产案。

雷曼兄弟的倒闭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,也成为了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拐点。这件事引发了市场的进一步恐慌,其他金融巨头,比如美林、花旗集团、美国国际集团、GE金融等纷纷告急,甚至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摇摇欲坠。“灭火三人组”意识到,他们手上现有的灭火工具已经无法阻止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。

§灭火

雷曼兄弟倒闭后的第四天,年9月19日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向国会提交了一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草案,如果草案通过,那么美国政府可以总共拿出亿美元来购买“有害抵押贷款证券”,也就是不良资产,从而帮助金融巨头们脱困。这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美国政府亿救市计划。

美国政府之前把“两房”收归国有,已经让外界震惊,这次的亿救市计划直接让舆论炸开了锅:“美国纳税人应该为私人金融机构的错误买单吗?为什么草案没有限制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?救市政策会不会阻断金融体系自身的优胜劣汰机制,从而让金融体系更加脆弱?”

救火三人组说:“这个时候还争论这些,就好像大火已经失控,而消防部门还在开会讨论要不要购买灭火器材。”

但舆情确实影响到了国会的决策,国会第一次投票时草案被否,结果标准普尔指数暴跌9%,瞬间蒸发1万亿美元市值。这下国会议员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几天后再次投票,救市法案才终于顺利通过。

有了亿美元在手,“灭火三人组”终于可以全力扑救了。他们把救助计划分为三步:第一步,向美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9家银行注资亿美元,并为它们在未来几个月中发行的新证券提供政府担保;第二步,对其余近家小型银行再注资亿。通过前面这两步,基本稳住了市场信心;第三步,就是对一些深陷困境的金融巨头进行单独救助,比如花旗集团、美国国际集团(AIG)、美国银行等等。

在金融救助的同时,美国政府推进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。从年3月起,伯南克连续宣布三轮量化宽松,开启了大水漫灌,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到危机前峰值的5倍。同时奥马巴政府通过《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》,加大对民众的救济,并兴建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来扩大就业。

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年罗斯福新政的翻版,唯一的不同就是对金融机构的事后处理。

罗斯福时期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道德风险,比如在年金融崩溃之前,很多银行为了扩展业务,向拉美地区大量放贷,然后再把这些高风险的贷款重新包装成很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债券,出售给其他投资者。

所以罗斯福上台之后很快签署了《格拉斯-斯蒂格尔法案》,规定金融业必须分业经营:一家机构要么从事存贷款的商业银行业务,要么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银行业务,只能二选一。法案出台后,美国金融业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业经营,连美国金融界老大摩根财团也被一分为二,成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。

分业经营的目的就是通过设置防火墙来隔离风险: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,那么所有的坏账只能自己消化,银行在放贷的时候自然就会小心谨慎得多;而只从事高风险的证券业务,即使出现了巨额亏损,也不会威胁到储户的存款安全。这样一来,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就会少很多。

在《格拉斯—斯蒂格尔法案》出台后的半个多世纪里,美国再没有出现过大萧条级别的金融崩溃。可对金融机构来说这就像是一副束缚他们手脚的镣铐,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想尽办法挣脱。

年克林顿政府设立了新法案,分业经营的规定被废除,同时大幅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。在那之后仅仅8年,美国就爆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。

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,民众要求重启《格拉斯—斯蒂格尔法案》的呼声很高。不过“灭火三人组”认为没有必要出台这么严厉的措施,混业经营并不是引发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,而且规模大并不代表就不好。如果没有摩根大通这样的“大块头”来收购较小的机构,那么这次危机的程度可能会严重得多。

奥马巴政府后来出台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,叫《多德—弗兰克法案》,这部法案远不及《格拉斯—斯蒂格尔法案》严厉,金融机构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太大限制。不过为了平息公众对金融机构“大而不能倒”的愤怒情绪,这部法案限制了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手段,收回了一部分“灭火工具”。再加上这次危机之后,美国联邦赤字水平急剧飙升,如果再遇危机,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也会小很多。

「拆书指北」专栏·期

原著作者

BenBemanke/TimothyGeithner/HenryPaulson

责任编辑

朱峰辉

朱峰辉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iananzx.com/jaszz/1057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